据彭博社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融界将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作为新的投资版图。将当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与其他国家进行区分的意图十分明显,因为日本经济体规模十分庞大,其价值与其他同属亚洲的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都有自己的资产类别。. E$ x. c1 P4 @) s: ^
) I- {" ~% @3 o5 ~
如今,中国与日本一样,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投资者已无法将中国的金融市场 与亚洲其他国家等同看待。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的说法已经过时,但中国现有的金融地位极有可能是件机遇与风险参半的事情。1 e( E' f) g \2 Y2 F: E9 E* p
1 d, t: }4 B, }3 g$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写了亚洲各国的座次,影响力甚至远超过了当年的日本。中国股市现有市盈率正在其自身轨道中发展。基于对企业的未来盈利测算,深市的市盈率达到73,而韩国股市的市盈率为17,中国台北地区为14。与此同时,沪市有94%的股票股指超过大盘指数。3 x8 Q( e5 }! O9 z- g4 e
" s) |+ B( N B; m! r- U; I汇丰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国现在就好比是房间里的一头大象,似乎让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都显得无足轻重。这意味着中国正在为该地区定调。在对整个亚洲进行分析时,最好将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权重大国排除在外。- e2 }, u* R8 X' X/ Y5 l
$ d6 h6 u7 I& r3 Z* `" `2 A7 X+ t5 Q对于中国而言,实现这一地位有好有坏。好处就在于,这确立了其在亚洲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坏处就在于,这会让政策制定者无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 g. n" V3 o8 l
' N# b/ E& ]. _/ i5 L4 r以日本为例,这种影响力引发了该国经济的下滑。除亚洲以外的日本股指的攀升推动了日本股市的繁荣,在1989年日经指数创出了38916的历史高点。这是一个出色的营销工具,但让该国忽视了必要的经济改革。即便在今天,日本都未能遵循国际公司治理的标准。7 p' |3 p2 i# X% Y
p" ~% F y% o2 T4 d
如今,中国正力争将A股纳入全球股指范围,旨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但中国似乎在本末倒置。如果中国希望争取国际金融市场的肯定,并让全球基金经理人确信中国股市是其资产组合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稳步推进经济改革。然而,中国似乎朝着反方向进行,因为尽管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但中国却通过股市的繁荣 推动信贷扩张。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深市的涨幅达到了173%。
; s( H: E4 Z/ t, L5 h6 ^& K2 L; N: A" S+ m. [3 v0 x
在上周,MSCI拒绝了中国将A股纳入MSCI指数的请求,因为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GDP超过了日本,但中国金融体系仍较为脆弱,中国仍需通过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性和市场准入来改善赤字。除此之外,还需重新构想有关投资者配额的体系机制。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最不需要的就是人为引入更多股票。
7 p& p( n1 @" T) z. ~2 t; W3 D. g6 Z, @0 H
不可否认,如同十多年前的日本,中国已经超越亚洲其他国家。中国庞大且继续增长的经济规模已经使得很多经济观察者在对亚洲地区进行加权平均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聪明的投资者还会意识到,亚洲地区仍存在很大 趋同性。彭博行业研究亚太区主管Tim Craighead之处 ,中国与亚洲地区密切性的增强使泛亚洲投资战略成为 一项相当有趣的完整供应链(complete-supply-chain )投资主题。汇丰银行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补充称:“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1 C& ]9 }3 Z1 L' N2 @1 b" Q$ j' w. T' g. ^1 `
这并不是建议投资者不应该把中国单独看待。但投资者需要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小心谨慎。尽管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但其经济增速最终回归到与亚洲其他国家一致只是迟早的事。
8 C' ~# m; }/ A9 z. ^# B
9 K8 ^2 W: ]8 N! E9 }5 k8 i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