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海外就医中国人均花费15万美元 医疗事故取证难

[复制链接]
聋鸢 发表于 2015-5-28 05: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Z& u' V) @& Y6 D, h7 |随着中国人的富裕程度提高、中国人对健康的重视以及中国国内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就医,面对的问题也日趋复杂。
, \1 U$ g6 A: @/ ~- {  E* n3 o( K
6 b, K  |4 o5 G/ w/ A新华网报道,根据斯坦福研究机构(SRI)发布的2013年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全球医疗旅游的游客数量已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而其中,中国人的身影越来越多。
/ e! [7 B5 P$ |: n+ p; d
* p. _) Y" i& M. a. I! M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大大小小的医疗中介在数百家之多,大部分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6 t- G1 x, V- C9 o. h+ K! p
0 R  w+ W  V* x/ A, [5 Y( H# R优翔国际旅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志恒表示,到海外就医的患者主要有三方面的需求,一是新药需求:国外有中国国内没有的新药,新技术和新医疗器械;二是技术性需求,一些疾病国外的医疗水平和医生技术比较高;三是服务型需求,国外很多医院服务水平较高,医生与患者沟通透彻,人文关怀氛围较浓。! ~, O; _5 W) r
4 I6 e" a- w9 r2 E
北京妈妈陈敏在孩子得肿瘤后就带着孩子去到新加坡看病。陈敏说,北京医院的医疗技术并不差,但她受不了医生的态度。新加坡的医院虽然贵些,但医生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手术麻醉前,麻醉师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让他消除恐惧,这些细节让人温暖。”
1 U8 k6 r  F: U1 R2 A6 e  n
' t9 P7 P5 Q' o+ j/ e' q% ?& |但是,去海外看病并没有那么容易。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得懂英语或翻译,找到国外的医生,再进行预约、沟通,翻译病历材料。到国外还得面临语言障碍、交通不熟,吃住都得自己费心。. v% e  ~. f2 _& l) G5 [. k

1 v  p; W$ P# G& ]/ w# p8 i6 K" a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医疗旅游公司收取的海外就医中介费一般包括病历翻译、海外挂号、医疗行程制定、治疗方案翻译费用等,报价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上百万元。高额的回报使得这个行业近年来迅速膨胀。
! T. i7 D- z9 q/ o# K& f8 M
" W* e3 _4 x& Y2 y$ U另外,一般中国患者去国外看病没有保险,费用高得吓人。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海外就医的平均费用达到15万美元。这笔钱可能是一些家庭毕生的积蓄。
: X7 X# c# D" S4 l' y8 a2 ]# O  q, K) T. ?
一位业内人士举例说:“如美国和国内,同样的手术,美国收费比中国至少高6-8倍。例如阑尾手术,在美国约需花费1万美元左右,中国国内只要两三千元。而且美国等国家的医疗收费还有个特点,费用一开始都是预估的,不确定性很高,等看完病后他们才会给你账单,这个账单可能比你之前得知的要高很多。”+ x5 _$ j) w* \: r1 s3 O$ n
4 C' R: [9 @& m2 ?0 S) k
此外,并不是所有去国外看病的患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留学生表示,国外的预约制度非常繁琐,往往看病要等个把月甚至半年,而患者的病情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恶化了。- Y5 t2 t3 l! P: c: d! D9 U
* s2 S" m- @( P/ `$ l' ?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中国人海外医疗热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医疗行为的发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属不同国家,各国法律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一旦国外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或者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取证难度较大。
# d2 d0 l# c# R9 w6 E; j) R' N# E" L, @! g5 ]6 s' ]
专家建议,应针对境外医疗旅游市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厘清旅行社、中间代理、患者三方在医疗旅游过程中的责任所在;其次,应提高境外医疗旅游市场的准入门槛,禁止低质医疗中介和旅游机构参与经营,并加强境内代理机构的监管随访。( T; M- t) F3 z' D; i4 U- C

8 A5 G5 R; w# G! W: f
8 x* J: X# e8 b" e  {( x7 [8 Z转载来源:新华网
: m. X5 z0 w8 X/ a2 @$ d* m5 g4 S& c: O) d#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身赛t 发表于 2015-5-28 15: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26 08:05 , Processed in 0.0214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