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结束以来,美国的工资增长一直比较低迷,然而,多种迹象表明,美国久违的加薪潮即将到来。
) a1 `3 Q9 [; q$ l; h# C
X4 h4 v7 r! `3 L: E& o 本轮美国经济复苏开始以来,尽管就业市场一直在改善,失业率已接近危机前的水平,但工资回升的速度十分缓慢,明显不及此前几个经济周期中的类似阶段。很多人因此对美国经济复苏的质量抱有不小的疑问。$ y k5 S, k+ ? B
* _ \6 A8 N+ B: w! {; ?; S1 @; s8 @8 C' W; z- O: A
/ N$ w7 u5 v. [& q0 O' k" J, v6 ?7 R, ?4 g- N T
而这也影响了对美国经济走势大方向的判断,导致过去一段时间类似美国将陷入通缩、美联储永远不会加息等观点颇为流行。从这个角度而言,预测美国工资增长的走势,其重要性已远远超出就业市场自身。: M. ]' o0 O3 U
+ ]4 {! X+ {( J! Q6 g* E 以笔者看来,有三个相关的问题非常关键。首先,复苏以来美国工资增长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次,从近期的数据来看,未来工资增速的走势如何?最后,工资增长的回升趋势会不会被一些意外因素所打断?
4 J' v/ i1 g; l9 W0 W" z/ d1 E6 e! w9 j* p& v9 f
危机的后遗症是美国工资增长较慢的主因
" e; f/ m' B+ _$ x' i' B2 t/ l) y4 [" |- v8 h$ z# g- X
( g1 B" H- L2 ~
0 _. v0 B! f! E7 P! R
, |# r( o; b. H+ w I3 t/ |
对于美国工资增长缓慢的现象,市面上流行的解释主要有这么几种。
& O1 V6 }% C N6 u& |& ^% `7 w5 l* Y* |% u
其一,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因此工资增长低迷实属平常。6 N7 P" x# H# \1 d7 `& T1 A
( J4 B B7 C, B6 j% J6 B 其二,经济复苏的成果被少数人得到(所谓的1%),大多数民众未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 A" [6 {, C, g
$ f- p' ]7 M4 ?6 w4 f; [ 其三,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两极化的情况,就业增长较多的是低收入、占比多和高收入、占比小的行业,而中间收入行业仍处于衰退状态,因此平均工资增长缓慢。
4 \4 ~" T) Z/ k2 M/ ^' U, q; T$ h9 Q
+ j$ }0 g8 o) b1 ~* L' x! B& A. f 其四,本次危机的严重程度为二战以来之最,所以复苏的轨迹也理所当然相对缓慢,工资增长提速迟早会发生。
4 E E/ v6 ]- l' d3 g4 w! }4 F! i5 `3 H
第一种观点显然缺乏事实依据。过去几年美国经济增长几乎发生在所有的实体部门。制造业活动已经超过危机前的高点,服务业持续增长的势头相当猛。即使是受冲击最严重的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持续性也很明显。9 Z' a, U) t7 |- Y5 z( h' }; T
# A. M, {. o# p8 Q# M% N* {
第二种观点有合理之处,美国的贫富不均情况在危机后并未好转。富人因为金融资产更多,财富增长相对更快。这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兴起的大背景,然而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整体工资收入增长慢。从数据来看,过去几年多数低收入的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平均小时收入和雇员人数增速相对较快。* |& W( e2 m1 x9 ^ z$ _$ u
) M( f$ F1 L9 T3 t w; y0 g
第三种观点也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在2000至2010年间,中间收入、低收入人群的工资略有下降,但高收入的工资增加明显更快。按照这个逻辑,平均工资增速应当更快,而不是变慢。退一步说,2、3两点至多只是工资增长不快的次要因素。
6 D5 i5 n0 d6 K- u# B( ]: c7 o5 J' \# {/ v
第四种解释则相对更站的住脚。通俗的说,陷入的坑越深,爬出来越不易。如果中间出现脱力的现象,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工资的向下粘性(downwardrigidity)就是这种脱力。, E D& n* F* m$ {# s. i
6 h2 t, S$ X# T/ }
因为法律、行规、竞争等原因,很多美国公司在危机中无法立即减少工资(例如)。当危机过后,这些公司要么延后削减工资,或者推迟提薪。最近旧金山和里士满联储的两项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现象在全美广泛存在。因此,异常严重的金融危机,加上延迟的减薪现象,可以视为是美国就业持续改善、但工资增长偏慢的主因。8 u! ^( K0 v5 R/ {2 \& \+ {
M8 q, Z ?' _$ ~3 _2 x: ]. _( N
美国工资增长提速即将来临2 B: b4 E9 O3 W/ {: W
( w9 Z M8 e4 C5 N 按照上述的解释,当经济复苏的动能持续增强,危机的负面冲击逐渐消退,美国就业市场的改善也会延续,最终将带来工资增速的提升。/ G! c- h& N$ ?: y
d5 W1 f0 F& P4 J- |1 {6 @ 而最近公布的多项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私人部门非农就业同比增速已经达到危机前的峰值(2.5%左右),即使与过去25年的多个经济周期相比也毫不逊色。职位空缺数量上升至本世纪以来的高位。
" O0 _) x2 q; O8 Y
. V' Q# d$ H0 I4 C- F' i# T/ f" i 在危机中受冲击较大的25-34岁的群体,最近就业增长的速度几乎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从失业方面来看,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在上个月稳定在30万以下,几乎是过去40年的最低值。这些数据都指向美国就业市场已经逐渐摆脱了危机的阴影,逐渐回归危机前的常态。( T4 T/ Z5 n' a9 D* O4 e
/ L5 K9 u3 Z6 n: J1 h7 w
从历史经验来看,当美国就业市场复苏达到一定的程度,工资增长也将随之提速。事实上,近期已经出现相关的迹象。NABE(美国商业经济协会)在1月底公布的一份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提高工资,明显高于去年10月份的约1/3。而这只是本轮美国加薪潮的开端。1 k' |" K8 a' q( l
0 ?: D) N6 f8 H6 P& W9 l" [
$ N# B8 O. P8 O0 U; T$ @6 h
( V) T1 {9 t* `) Y% U3 l$ M9 U
/ c) q: F7 r2 N9 ^3 E 过去几个月全球原油价格下跌超过50%,使得美国能源行业受到极大的冲击。一些依赖油气资源的州也面临较大的困难,包括北达科他、阿拉斯加、德克萨斯等。据媒体报道,不少油气企业已经计划减少投资和开始裁员。尽管这些困难确实存在,但难以改变美国就业市场的大局。从就业人数来看,油气行业(包括后勤服务)仅占全美就业人数的不到0.5%。从就业增量来说,即使在去年上半年油价高企的时期,也不到5%。
! J' B: g5 H9 p. z/ x: G0 \/ B' w4 w( A
另一个常被提起的因素是奥巴马法案,其中包含诸如雇主需对兼职工作的员工提供医疗保险等条例。不少人担忧这会减少小企业增加人手的意愿。但至少在过去几个月,由于企业对经济前景更为乐观,这一点并未产生对就业增长的明显副作用。
2 I" [. a6 c6 W+ W$ c' E( Y% l6 X* V: Y
综合以上论述,美国工资增长提速的阶段即将到来。这对实体济经济和政策走势都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工资增速如期提升,由油价暴跌引起的通缩担忧将不复存在。这也扫除了美联储年中加息的最后一道障碍1 d2 Z3 i2 R, k8 R* M4 E4 c
$ y O) P; }; W4 @; l3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