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华尔街日报 中国60%的石油需求靠进口满足,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以某些指标衡量,中国甚至已经如此。因此理论上而言,中国应该从油价暴跌中获益匪浅。但消费者实际受益幅度因中央政府稳定物价的要求而被削减了。
" R) J; S, I& J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5日报道称,低油价给一些主要经济体带来的实惠并不那么明了,因关于物价下滑(部分原因在于能源价格处于低位)将抑制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的担忧情绪令欧洲和日本等国政府感到困扰。4 @1 M3 j5 s4 @7 c; j
$ m% J+ j. x b 报道称,在中国,低油价给经济带来的好处不及许多人的预期,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 G7 e$ m, d+ I% _
3 L$ C t% \1 X2 m% V 报道称,政府控制价格,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中国油价的下跌速度落后于国际原油市场。中央政府上调了燃油消费税,油价下跌的影响被抵消。
8 H1 q+ z% a1 `( `9 n6 G- W5 Q4 G. N
两种因素加在一起:考虑到汇兑和其他因素,北京基准汽油最高零售价约为每加仑3.50美元,而美国仅为每加仑2.07美元左右。
3 ]/ n! n. v' @* n- W: J: u
: J4 d% n$ d' h% y
: D, t/ [. X! a1 Y( y 此外还有中国经济中存在产能过剩等低油价无法解决的结构性问题。1 ^* l$ @7 K7 r" z! v
6 o+ G( c9 ?6 V
瑞信(Credit Suisse)研究分析师陈昌华(Vincent Chan)称,由于中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所以理论上讲油价走低对中国有利。但他也表示,同时还存在结构性问题等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中国更为重要。! I" U- j X: h# |+ ]1 G
( Y" [7 i+ V* x5 B4 @ 报道称,油价下跌对中国的最终影响是:尽管消费者和一些行业因油价走低而受益,但受益幅度因中央政府稳定物价的要求而被削减了。同样地,在亚洲各地,政府一直借低油价的机会,取消复杂而昂贵的燃油补贴;对很多亚洲消费者来说,近年来政府补贴人为地将汽油和柴油价格维持在低位。; T* g" O1 c$ ~, ]
- h8 n2 r5 ^8 Y
报道称,油价下跌加大了中国央行采取行动应对低通胀的压力。中国央行2月4日降准的决定凸显其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日渐加剧的担忧。降准可释放超过1000亿美元资金供银行放贷,其目的是应对低能源价格带来的通缩影响及总体低迷的经济增长。( M0 [4 L u7 n+ }8 ]0 I8 K U+ X
7 M( d: d- O* z% o 报道认为,中国针对燃油价格的保守做法反映出,价格何时反弹以及能够上涨多高存在不确定性。相反,中国政府专注于利用油价走低的机会推动补充战略原油储备的长期计划以及其他计划
6 y$ U* P" Q7 o
9 q1 i: }: L* n, J1 @ f j-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