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2014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北京方面并不认为这是经济方面根本上的恶化,而是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经历的阵痛期和经济趋于稳定增长的“新常态”。不过美日英等媒体则给出不同看法。
# m6 y3 S7 X5 M1 B2 r+ q
; ]) {/ j6 ]6 V% z/ Z/ T* n 西方争论中国经济黄金岁月
. E, H$ Q8 O( \: G2 r' v9 O: S4 M& J! a3 b: `
1月20日,中国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GDP增长7.4%。尽管该增长率远高于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却是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最差表现。日本《产经新闻》认为,中国经济步入了瓶颈期,飞速增长的黄金岁月已经成为过去。该如何理解这一数据所蕴含的意味?只是中国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佐证”?还是应该引起国际社会警惕的“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预兆?。0 \/ F2 D) b# g6 f+ d0 V
h( V( t3 `+ k' E- [: c! L) G. Y7 q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认为,这是构造改革的阵痛及趋向稳定增长的软着陆现象的“新常态”。并且进入21世纪后,中国首次尝试要对经济成长钝化倾向进行解释说明。据悉,中国将在3月5日开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布,政府在2015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将从2014年的7.5%的增长率降至7.0%。
. S. j4 R2 \' {* s, Q; d" X! {7 o
: l4 Q" c7 v; f
诚然,改变经济结构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此前不良经济发展模式所遗留的问题依然存在是无须争辩的事实。曾经牵引中国经济的主力--出口业也因劳务费的提高而失去国际竞争力。会不会出现,像2014年11月中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降息来刺激经济的做法。如果那样,无疑会给现在的结构改革带来更大的阻力。可见习近平领导层主张的所谓“新常态”必会是充满荆棘之路。+ ]7 |8 B, q0 w1 U l Y; ^
; J" `0 ?- c! r, E Y( K 美国《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第四季度的增长为7.3,全年增长为7.4%,虽然有许多国家对这样的增长表示欢迎,但是这个增长率还是没能达到中国增长7.5%飞年增长目标,对于中国这个高度集中管理的经济体来说,是罕见的。0 V( V5 ]" ?7 V8 m# A
! y! v% {, ^9 Y0 h8 H/ f
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的经济不断扩张,势头似乎不会减退,很少出现增长的持续下滑。中国经济上一次年增长率低于7.5%是在1990年,即天安门事件引发国际制裁之后的那一年。CNN则认为,中国经济2014年增长速度是24年以来最低,这个表现凸显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深层次挑战。《华尔街日报》则指出,习近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提振经济的选项很有限,他们正在竭力避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大型经济刺激的失误。
0 q; m D7 O; l3 s
. E: t' A3 F8 r7 R 印度如何把握赶超中国良机3 {5 B; T% u. ?2 e" H- Y* I0 Y) g
" P& u& ]: X, f" ^) f% ^2 _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认为,世界银行最近发表预测,作为亚洲新兴市场大国之一的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超越另一新兴市场大国——中国。这是个老掉牙的预测,如果此次得以应验,那么正确的反应大概是:也该到时候了。在中期内,印度增长率超过中国可能主要反映出两国在经济周期中的相对位置,但假如印度想在长期内维持这一地位,就需要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政府在自由化改革中做得跟说得一样好了。
: i! A! A) F: y, v$ Q2 M- i# a& r$ q- K, ?
事实上,印度经济增速超过中国成为新奇观点,是对印度过去几十年政策制定的控诉。印度所处的发展阶段比中国早得多(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的一半),追赶潜力本应是巨大的。然而,尽管印度已成功创立了世界一流的软件和商业服务公司,但一直没能在制造业实现广泛起飞,而许多亚洲国家当年都是凭借制造业起飞摆脱了贫困。5 W' v6 o8 K4 N" K S/ W
+ \0 D9 W+ }$ W* l/ G 显然,印度当前的前景中有一个很大的周期性因素。与中国相比,印度有几个长期优势。首先,印度的人口结构比中国要有利得多,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相对要多得多。其次,中国尚需要一场政治剧变才能成为一个繁荣的自由民主国家,而印度只需改进已有的不完善的民主制度。第三,中国以制造业快速发展为特点的经济扩张阶段即将走到尽头,未来可能会发现增长更难实现。
0 _$ A, M7 S- M! \' s! J- D
& J& ^# R% I; g& F2 O# G4 Z" c 过去几十年,印度经济增速超过中国的预言已经落空过如此很多回,使得再一次作此预言成了件冒险的、甚至近乎鲁莽的事。不过,凭借2014年在大选中的压倒性胜利,以及印度目前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莫迪得到了长久以来的一个最佳机会,可以将印度巨大的、但未得到利用的潜力多发挥出来一些
% o0 X) l: W7 Y+ [# u0 n- r& b; u8 |" z: ?4 S$ Y3 J-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