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周刊》12月3日文章,原题:芯片替换石油:中国想要你手机中的元件
" s% A) b# z" Q3 l, D
9 c/ o# l9 P( o 为满足经济需求,中国一直热衷收购天然气和石油,如今这种好胃口正开始让位于大多数人的囊中之物:半导体。彭博社数据表明,过去18个月来,中资企业已斥资近50亿美元参与5项与芯片业有关的重大收购活动,且大都获得政府融资。
6 O8 Y( ?: A" x2 h" h9 W0 C4 Q3 E v, Y
8 L4 w/ a5 o0 Y# C5 Y# M# U 随着手机用户量接近13亿的中国正想方设法打造国内芯片产业,并降低对台湾、美韩等境外进口产品的依赖,这股收购潮尚无任何放缓迹象。此类财大气粗的收购可能意味着,上述国家及地区的中小芯片企业将面临更严酷竞争。
! {7 k( x+ k! X$ {1 [3 J/ i
: m# t6 j; @% ^2 ^! n) A. V “中国不希望再依赖任何人”,摩根大通中国科技投资银行业务的负责人米歇尔·陈表示,“他们渴望打造本国的知识产权,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麦肯锡预测,未来5至10年,为提振国内市场并帮助私企在国内外开展收购,北京将提供高达1万亿元的融资。! Q4 @) x9 B' V5 t# u
/ C8 I/ G+ [- Y$ V/ { 中国是芯片业的大客户,约占世界总需求的45%。据麦肯锡今年8月的报告和中国海关2012年以来的统计,中国90%以上的此类需求依赖进口。去年的相关进口价值232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已超过石油进口总额。/ K" ~ ]$ b7 |: u, W9 @1 ?* U
4 k; k$ I# ^+ E% e$ T+ M 分析人士称,该行业的美国和台湾中小公司,将很难与新兴的中国大陆企业进行竞争。台湾分析人士徐成说,“大陆人来势汹汹,不仅正吃光低端市场竞争者们的午餐,如今还在向上攀升。”今年6月,中国提出到明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销售将超3500亿元,销售增速达到全球平均增速的4倍。中国媒体称,国产芯片产业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要务之一。花旗集团亚洲科技投资业务负责人詹姆斯·佩里说,北京显然正为加强国内半导体产业而实施战略推动。+ o# U+ [5 F& u4 f
$ v$ Q/ @% C i3 v0 U9 d/ r 中国大举收购芯片企业与收购海外油气资源骤减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今年的能源资产收购规模将降至94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
. x0 S) M& b& S! x, s+ x$ Z. g0 O& J/ |1 {- }: z; H- {
英特尔中国区前高管克里斯·托马斯表示,与此前试图打造国内产业相比,中国如今的收购半导体资产行为更有条理性,“直接受到国务院的监管,此举旨在让私企人才帮助政府有效花钱。”4 f: p X, C: d# f+ l/ [
; F5 A0 q ]# a+ _2 c# x7 _: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