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昨日上午9点半,纽交所股市开盘,阿里股票进入询价时刻。长达两个半小时,7次询价。当交易大厅一片欢腾,屏幕闪过92.70美元的开盘价时,已比前日晚间阿里公布的发行价68美元上扬36%以上。/ ?* O# g% p- d" c7 S: s7 ~/ |
" _# |# n1 y9 \" ?
这直接将阿里推上全球科技板块龙头IPO募资案榜首。若考虑到绿鞋机制下超额配售,阿里将创下迄今为止全球资本市场最高募资纪录,高达250亿美元。
, h6 I4 e4 O" s8 T- s2 V+ V- x$ d4 d+ r& ^
笔者有幸在纽交所交易大厅现场体验了这一幕,感触多多。单看首日表现,阿里似乎没啥了不起。但若仔细考虑一下挂牌时的风险条件,阿里的表现,已是相当不易,甚至可以说,消除了原本可能存在的巨大悬念。/ D) S* M- h- L N
' u7 O3 M# I( @7 C0 |$ }" D 这是因为,这个2014年的9月19日,老天似乎专门安排过,至少有三重不太有利的重大因素摆在面前:* I" ~. y1 W4 Y4 p( [+ G; s
3 e, c6 L' E2 e9 C
一、iPhone6正式发售日。你知道, 9月9日公布产品时,苹果不但没能刺激资本市场,当日还是收跌行情。人们将这一表现视为全球科技业疲弱下滑的征兆,并断言科技概念股可能面临大幅调整。我一度担心,这一因素连累阿里。4 X3 }' A6 C1 G
( Y ]- D% X: R2 m
二、苏格兰公投。对大不列颠公民来说,唱票悲喜交加。要知道,独立派若胜出,英伦金融市场可能大幅受挫,从而冲击与它紧密关联的美市。事实上,过去两周,华尔街人持续对此发表言论,一片紧张。我当然担心美市恐慌情绪进一步连累阿里。
1 E" M# j0 S; y) t6 n: V* b8 _2 X+ U
三、18日,美国FED传递加息态度,19日是直接反应的交易日。虽然结果是要继续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利率,但华尔街的通缩危机情绪也只是暂获缓解,因为老美另一官方机构说,2015年可能要达到1.3%以上。
( `' g# C' K) j5 G3 L) [/ o* x
6 c6 n+ L4 H5 _: ^& v! t5 G' ?) L- ? 在我看来,三件事虽是相对孤立的事件,但却具有一种异质同构的特征。它们的结果若是不利,可能导致19日的资本市场大幅动荡,阿里IPO,将面临来自产业面、资金面的两大利空冲击。
% N: h1 ?& d. P2 u6 Q* i8 H4 T1 |7 `" g) A/ K
我相信,阿里应该没有料到,它选定的9月19日,会遭遇这三重风险条件撞车。
- J( k& e: T) @+ R. o
# H( v2 h5 w G) I: n: g ^9 g3 g 那么,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面:这样一个敏感的弱市时刻,这样一种异质同构的氛围,阿里为何会有如此惊人的一跳呢?
' t3 ^ z% F& h; L
! W$ z; ^& @; V9 C& k 你可以找出无数的理由:阿里是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战略清晰,生态稳定,有一种很牛叉的合伙人制,有一套独特的文化,有一帮执行力超强的团队,盈利能力很强……5 h( w1 x9 u7 [, p
5 I) c8 R: T. w2 b 若非挂牌纽交所,这类理由确实非常合理。但是,要明白这里是对上市审核十分严苛的纽交所,何况它面对的,是因支付宝股权风波等问题备受美投资人质疑的阿里。
& W& x2 U2 L# ?0 T0 I" O6 E2 W
: p6 E1 c0 C, G 必须有一种超越单纯内部因素的条件,才能真正打动全球投资者,尤其是美国投资者。我认为,这一重条件在于中国因素。. l: y. W7 ]; y5 ^+ U: e& j6 w
. S& X1 b+ C' n' d6 G 挂牌后不到一小时,马云回答了诸多媒体提问。他的表述中,词频最高的是“中国”、“信任”、“生态”、“中小企业”、“社会问题”。他说,阿里发展15年,今天能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是阿里人多么优秀,而是因为阿里是一家中国企业,15年来,阿里一直伴随中国成长,他与公司一直感恩中国,感恩中国无数的中小企业。
7 ?" W5 t x: N
5 o0 T0 i- z! ~+ t8 d7 O 强调母国的战略价值,我不觉得马云是在忽悠。倘若阿里生在中国之外,固然市场开放,但是要想整合那么多产业资源,挖掘出那么多产业机会,几乎不太可能。因为,越是开放的市场,就越是缺乏壁垒,市场竞争的条件相对透明,借助简单创新迅速获得规模与利润的门槛较高。
' o" j8 n1 y+ _2 j- Q7 U
6 P8 G1 R$ M+ @* ]" E; T 马云坦陈,正是因为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才给与阿里许多机会。公司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消除各种壁垒,这都是阿里的机会。/ @# f8 M5 K. [( Z" i/ j) o
$ }: z" f6 {' }7 ?3 _
我觉得,这也正是马云持续谈论“生态”的原因。当许多人抱怨阿里变得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一眼难以看出具体在做什么时,阿里已经以它的互联网手段将这些业务统合起来。/ v. `5 I+ Y' L& ?$ a# M
0 g; i9 [- ?+ @& P' J& l x “有人说我们搞足球看不懂,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快乐,是文化。”马云说,人家的足球,场上11人是1个人,而我们的足球,场上11人是110人,必须改变一种文化。
5 h9 a& m% u8 D& n
8 ^: [( e( i) A2 {1 F' a1 @% L$ V 我一直强调这样的观点: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多样的实体经济,辽阔的市场纵深,多元的市场需求,不太均衡的市场结构,正是中国电商形态的互联网平台天然的土壤。当然,必须有相对开放的国家成长,也必须有开放的IT技术与基础设施。 S! ~- n6 c% ^; M- Q1 x# h
9 n9 [, M" y; U% S 15年来,阿里从一个微末无名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巨头,正是得益于这种土壤与趋势。可以这么说,如果要我选出一家最能代表中国过去15年发展的企业,我首选阿里。这不是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经济特征,而是因为,它的平台化效应,它的成长过程,成就了无数中小企业业者的梦想,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15年的缩影。
$ E& F& t6 m4 s9 ?7 e8 A7 g2 F2 k- p. C' g& e; j1 Z
很多人也许不同意这观点。它们也许会罗列出联想、海尔们,腾讯与百度们。在我眼中,相比阿里,它们固然在中国乃至全球拥有相当的影响力,但它们的生态、撬动中国经济的能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其中,腾讯、百度甚至还只是一种工具化企业。
1 e4 j$ p; [+ v C. g- @% y
( U; J8 i/ p5 _% z+ i- R8 {8 A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市场,没有一个企业像阿里这样丰富多面,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激荡的浪花,几乎波及了中国人所有的方面。阿里已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商业化杠杆,当你一眼看不懂它的业务与结构时,它已经建立起强大的生态体系。
% p) Q% {$ p! T% r5 F; I( n% z* U
6 ^8 |% |9 Y, F: S2 [2 B 这种生态体系的影响力,甚至已超越中国,波及周边。你能看到,就在前日,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借阿里IPO之际,为韩国中小企业鼓与呼,期望通过嫁接阿里平台,推动韩国经济民主化进程。这对女总统来说,已是非常关键的策略。一个多月前,马云曾与她相见,当时,他们沟通了诸多合作机会。
* ~* |# X- _$ u5 x
) A- B; P+ `1 P/ T; S: m1 g 我的印象可能有限,但一个新兴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此直白地将国家战略与一个外国企业全球战略捆绑,实在罕见。这至少说明,诞生在中国土壤里的阿里,已成为撬动全球经济的关键产业力量。气场之大,远非2007年可比。 Z' [, O1 q; E+ t, `4 g$ L
0 H0 \% d# v7 G; n( S% i0 G 这种气场背后,除了平台效应,更隐含一种信任的力量。信任缺失,曾长期困扰中国商业进程。马云今日说,阿里最大的功劳,就是孕育出一种信任体系,让整个商业变得更为透明。0 w M% Q7 j. ~7 ^5 P
' c* h( c$ K4 y4 n" O# x2 l- k
他甚至表示,阿里今日登陆纽交所,亦并非为了钱,“阿里不缺钱,而是希望通过上市成为一家更加透明的国际化企业”。
4 `; K' W% d. e. L& g& F
8 T' R5 \4 W6 j) h 时光要是拉回到2007年阿里登陆港交所时,我可能会对类似表态有所怀疑。但是,面对如今的阿里,我认为,这是新一代中国民族企业家坦诚的心声。马云,这个矮个子男人,已经主动背负起民族企业国际化的重任。
, D: I% G1 ?6 X) @9 B) p
. G" @& \' w' k% j8 i; X z 在我看来,这是马云在强大的直觉能力之外,所具有的远见、格局及情怀。只是公众还难以适应这种直白的表达,难以适应某种坦诚。而马云此前的回应则是,“要学会适应别人的不适应”。7 ]# R9 r7 G) i- }
& h1 [2 m/ @" C7 m* z- j# f 挂牌纽交所的前夜,阿里人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贴出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一句话:“你好,世界。”下面是一排可爱的多彩小人。我觉得,这正是一种国际化气度与情怀的展示。它陈述的对象,是整个世界。
: K4 |, g& O* Y, j# X0 i8 p$ b
2 J9 w% Y# m9 y) L) A% z 用马云的话说,阿里的定位是服务于中小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只服务中国中小企业,而是面向全球。马云昨日甚至说,200多亿美元的融资投向,未来可能大部分落在海外,收购或者落地运营。
0 q4 x6 ^+ V1 H8 [$ R4 F4 E
$ U8 F. v7 R' T1 O- d! L" [ “当然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我认为,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开个厂,而是通过自己的改变,来让一个地区改变,这是文化的力量。”他说。1 R( O3 f$ k/ J
( Z4 v: c, w/ d# ]' V" n 马云廓清了过去多年中国企业盲目国际化的思路。那种简单兜售商品、建设工场,在纽约时代广场象征性地投放几则广告的做法,大都缺少真正的生态观念。
m: I8 @! U9 Q; {- S
0 ~# f7 r1 i$ Z. O7 @ 正是由于马云身上这种超越短期商业利益诉求、追求未来愿景的情怀与远见,才让阿里成为全球互联网业中生态最健康、稳定的企业之一。当然,它离不开各个业务的数字化精密运作,强大高效的落地执行能力。
4 M, C' w5 P1 C
5 e' B7 q7 I1 ~+ |; D 而我也认为,正因如此,这个2014年的9月19日,全球投资者尤其是华尔街的人们以一场狂欢行动迎接了阿里的到来。
/ V) M6 F4 s v% b& y0 Z& p4 N" D8 T5 Y G! P$ M
我当然不是没有看到阿里的挑战,也在思考IPO后,它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C6 |- w5 ]$ m5 W9 {' a# o
. | U' `: X$ f# i- A; Y% [2 Z6 ]( ~' V H& z
7 G" A: G, V) a+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