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蹊跷,新冠疫情不一定发源于中国但二次变异在武汉
脑洞大开的清奇思路,现在都是各种无奇不有的可能性满天飞2020年1月,virological 论坛有文章指出,根据公开的病毒宏基因组学数据集,新冠病毒和马来亚穿山甲所携带的病毒的S1受体结合结构域在350-530氨基酸残基处的相似度为97%,从而判定马来亚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宿主。
此后,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矛头多次指向马来亚穿山甲。
2020年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在会上表示,穿山甲可能为新冠肺炎的潜在中间宿主。
2020年2月18日,香港大学管轶团队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团队的论文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管轶等人对三批马来亚穿山甲样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与马来亚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高达97.4%。
同时,马来亚穿山甲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在病毒受体区域的5个关键残基(如下图红框部分)上共享氨基酸。
2020年2月2 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团队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在预印本 bioRxiv 再次发表论文表示,马来亚穿山甲为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对 2019年3-12月获得的 29只走私穿山甲(4 只中华穿山甲和25 只马来亚穿山甲)的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发现马来亚穿山甲中冠状病毒阳性率为68%(17/25)。
同时,从马来穿山甲中分离的冠状病毒基因与新冠病毒刺突表面糖蛋白(S)、小包膜蛋白(E)、基质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的一致性依次为90.4%,100%,98.2%,96.7%。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几乎与新冠病毒相同,仅有一个氨基酸序列差异。
可以说,马来亚穿山甲大多携带病毒,中华穿山甲却没有——这也或多或少解释了“疫情不一定发源在中国”的观点。
病毒变异与病毒重组
对于“国外起源论”,还有其他说法。
2020年2月2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官网发布研究成果信息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推论该市场不是病毒发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研究成果还提到,扩散的病例至少来自于3个途径。
为细分来源,研究人员将58种单倍型(若干个决定同一性状的紧密连锁的基因构成的基因型)分成五组,采用标准是3个中心(古老超级传播者)单倍型(H1,H3和H13)和2个新的超级传播者单倍型(H56和mv2)。
H56同时是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以及我国台湾患者的传染源。其他国家患者因为样品比较少,大多数的来源比较单一,他们除了是武汉旅游输入或在武汉感染外,有一些人可能是在广东、新加坡等地被感染。
实际上,相关背景人士也表示,可能会出现病毒源于别处,在武汉变异的可能性。
此外,2017年,石正丽团队曾有研究表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2020年1月23日,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 发表的论文中提到,新冠病毒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在整个基因组中有96.2%的一致性。
基于此,当前还存在一种“病毒重组”的说法——主要包括两个推论,一是中间宿主中发生了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和马来亚穿山甲携带的冠状病毒的重组,二是蝙蝠冠状病毒直接感染人。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推论虽依据了此前一系列的专家研究成果,但并不能完全说明新冠病毒源于国外。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非同小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