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战做准备,美国海军突然加强横跨大洋远征训练
百事牛评:美元霸权只能靠美军续命了,否则美元只能继续降息,继续贬值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发布的专题文章称,在美国海军关注在西太平洋海域打造“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的同时,美海军陆战队也正试图将类似的作战概念(分布式作战概念,指以作战平台分布在广阔地域、遂行快速突击和诸兵种协同为特征的作战模式)贯彻到其所主导的两栖作战当中。按照这一设想,美海军陆战队前沿部署的营级陆战远征分队(MEU),将在未来具有独立执行跨洋快速夺占孤立岛屿、反击假想敌的反扑并巩固前沿基地的能力。
美媒文章介绍称,今年8月美海军陆战队第31陆战远征分队和美海军“黄蜂”号两栖打击群即在演习中“展示”了上述战法。根据演习想定,美海军陆战队计划以一个搭载两栖攻击舰的连级合成分队,对一处位于日本附近离岛的小型机场实施远程突袭。参演美军地面兵力为1个加强两栖侦察排的陆战队步兵连,协同航空兵力为MV-22倾转旋翼机、CH-53E直升机和KC-130运输机。
按照演习方案,美两栖侦察排乘MV-22到目标岛屿上空实施超低空伞降,建立前沿地面观察哨。在摸清“敌情”后,美海军陆战队步兵连搭乘直升机奔袭岛屿机场,其在来自两栖打击群的海空火力(包括舰炮、舰载机和导弹)支援下,经过约1小时“激战”后,控制了目标机场并构筑防御阵地。随即,CH-53E直升机从两栖攻击舰上运来用于构筑飞机起降场的简易设施和油料,随机抵达的地勤人员则快速构筑起降场,在4.5小时内完成这项工作。
在完成起降场构筑的同时,担任警卫任务的美海军陆战队步兵确保机场附近的安全。之后,美军KC-130运输机着陆转运伤员,并随机运来增援兵力和弹药补给。依靠海陆空综合行动,美军在11小时内完成了突袭“夺岛”行动。此外,美海军陆战队还演练了小规模登陆部队搭载战斗突击艇实施濒海登陆,以及“海马斯”火箭炮从两栖攻击舰甲板上对地面战斗实施火力支援等课目的训练。
美陆战队设想的这种“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模式,虽然规模较小,未采用过多新锐技术装备,但仍体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在作战想定方面,美陆战队保留了原有的在营级陆战远征分队合成陆海空三栖作战力量,形成具有海外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术分队的部队建制,增加了对于对抗烈度和作战时间的关注。在美军此前的海外干预行动中,陆战远征分队多用于实施海外救援,撤侨和反恐突袭等低烈度作战任务,对手多为未经过正规军事训练、只装备轻武器的非正规武装。同时,作战行动的时间窗口也一般有数天时间。
按照美军新的作战想定,美军人力侦察分队不仅要对假想敌预先刺探敌情,还需要用海空综合火力予以压制,进攻单一机场目标的战斗也要耗费1小时时间,并可能产生一定伤亡。上述想定显示,美军未来设想的战术级“夺岛”作战,可能针对的是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不亚于美军的对手。考虑到整个战术演习的时间限定在11小时内,美军的假想敌显然具有相当强的快速增援和战术反击能力。
在兵力运用方面,美海军陆战队的参演装备并不特殊,但呈现出装备运用的新特征。在对目标机场实施突袭前,美军预先向预定战场附近派遣了地面侦察分队,这显示假想敌的战场伪装/隐蔽勤务达到了较高水平,即使依靠美军较强的空天情报监视平台,也难以准确感知敌情,必须依靠人力手段现场搜集和判断敌情。而对炮兵、航空兵和海基导弹等系统的综合利用(如使用“海马斯”火箭炮在舰艇甲板上实施对地火力支援),则体现出美海军陆战队希望增强火力打击效能、在连级战术行动中实现跨军种协同的意图。
在目标设定方面,美媒文章评论称,此次演习的针对地域包括西太平洋海域,而演习地点更是位于日本附近。从演习内容看,美军设想以两栖打击群为作战单元,跨越大洋直接对前沿海域的岛屿进行夺占控制,并将其巩固为可供美军发动下一步海空行动,控制周边战区的基地。如果美军这一战法演练成熟,就将具有在西太平洋沿海岛屿争夺战场主动权的能力
好帖,鉴定完毕! 开始销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