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导致世界上有一半食管癌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食道癌)高发地区之一。中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一半。
全球每年食管癌发病为57.2万人,死亡50.8万人。
中国食管癌每年发病30.7万人,死亡28.3万人。
而罪魁祸首,就是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
趁热吃
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饮食过热造成的慢性灼伤,正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01、热饮是IIA类致癌物
“趁热吃”、“趁热喝”……不少中国人生活中都有这种习惯。
不少澳洲华人虽然在海外生活多年,烧开水喝的习惯始终戒不掉。
“多喝热水”已经成为“感冒”、“肚子疼”等各种状况的万能回复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6年6月15日《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将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
这项研究报告发现,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不是说吃得烫就会得癌,而是吃烫的多了会增加致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长期损伤,进而可能诱发癌症。
经常吃烫食的人,口腔已经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
如何判断是否超过65℃?
火锅汤高达120℃,刚沏的茶水温度在80~90℃,刚出锅的饺子、面条温度约70~80℃,65℃的水只能抿一口。
因此,喝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
40℃左右的温开水最好,既不会过度刺激肠胃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尽量避免喝反复烧开的水,以免摄入有*害的亚硝酸盐,即使是使用饮水机,也最好“随喝随烧”。
除了烫,还有一些坏习惯也会增加食管癌风险!
02、腌制、霉变食物
腌菜、霉变的花生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或亚硝酸盐。它们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是化学性损伤。这种损伤会直接形成点状病变,然后面积越来越大直到癌变。
03、烤炸食品
烧烤、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04、无辣不欢
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05、吸烟喝酒
在吸烟酗酒的人群中,食管癌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
烟草中的很多致癌物质能够随唾液或食物进入食管,久而久之攻击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癌。而烈性酒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刺激损伤,会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发病过程长,有的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
纵使是热水这样的好东西,肆无忌惮地喝,也会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
以后不妨把喝热水,改成喝温水。
好帖,鉴定完毕! 我就这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