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称全球经济将进入“黑色十年”
世界银行年中发布的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看来,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在2018年仍将保持3.1%的强劲势头,但在明后两年,随着发达经济体增长减速和出口大宗商品的主要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EMDE)复苏渐趋平缓,全球增长将逐渐放慢,2020年底减速至2.9%。报告首席作者、世行经济学家Franziska Ohnsorge进一步警告称,未来十年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世行开始收集相关数据以来经济潜在增速最慢的十年。这可能对投资者和借款人产生严重影响。
随着各国央行逐步退出货币刺激举措,世行预计发达经济体明年的GDP增速将从今年的2.2%放缓至2%,到2020年还将进一步走弱至1.7%。
但随着大宗商品出口国复苏趋向成熟和大宗商品价格在今年上涨后渐趋平缓,EMDE在2019年的整体增长将继续加速,由今年的4.5%上升至4.7%。
但世行也表示,这种前景存在相当大的下行风险。金融市场无序波动的可能性增加,而部分EMDE国家面对这种动荡的脆弱性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也出现上升,而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
主要经济体
在世行看来,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显示,全球各大发达经济体投资稳健,消费者信心高昂,新的就业机会正在稳步增加。未来,发达经济体增长尽管会出现放缓迹象,但仍高于潜在增速。
美国
世行预计,上半年所见的贸易政策相关变化不会为美国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影响,GDP增速将在2018年达到2.7%,随后在2019年放缓至2.5%。
随着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消退,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走弱至2%,仍旧高于其潜在增速区间(1%-2.4%)的中点。
整体来看,未来数年,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措施将为增长预期贡献稍高于1个百分点,但同时也将导致未来十年的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从2017年的3.5%上升至5%左右。
由此,现占GDP比重80%的联邦政府净公债将在未来走高。财政刺激政策陆续出台叠加通胀逼近目标水平,美联储已经发出信号,将加快收紧政策的步伐。
欧元区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最快的2017年后,欧元区的经济活动开始在2018年逐渐减速。
在持续的货币政策刺激下,世行对该地区今年的预期增速为2.1%,到2019年放缓至1.7%,并在2020年进一步下滑至1.5%。
世行认为,其原因在于,疲软出现消退迹象,叠加油价走高对消费构成压力、欧央行逐渐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借款成本有所上升。
考虑到年初欧元走强和区域内需求有所改善,巨额经常账户盈余收窄,世行预计净出口也将在短期内拖累经济增长。此外,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积极溢出效应料将有限。
日本
受到金融条件和强劲出口的支撑,日本经济2017年增速达到1.7%,但在今年年初,增长已经出现萎缩。世行预计,该国今、明、后三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0.8%和0.5%,越走越弱。
就年中所看到数据而言,日本通胀仍旧保持在低位,工资、通胀预期普遍稳定,表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很可能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宽松。
未来,油价上涨将对实际收入造成负面影响,就业增长也将放缓,财政整顿,尤其是明年上调消费税的举措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拖累经济增长。
总体来看,日本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仍受到劳动力老龄化与规模萎缩的制约。
中国
在世行看来,2017年增速达到6.9%的中国经济今年依旧十分强劲。
2018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扩张性有所减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继续抑制过度的信贷增长。严格的监管助力房市回调,消费者价格通胀保持在目标水平之下。
世行预计,随着出口增长放缓以及“去杠杆”政策的继续,中国经济在2018年增速将稳定在6.5%的水平,但在明后两年将放缓至6.3%。
世行还认为,中国政府将继续收紧宏观审慎监管并逐渐移除支持性的财政政策立场,未来的政策宽松程度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前景的下行风险源于金融部门的脆弱性以及主要贸易伙伴保护主义倾向加剧,导致贸易紧张程度上升。
EMDE
世行预计,EMDE各国整体经济增速将在2018年从去年的4.3%上升至4.5%,并在未来两年稳定增长至4.7%。这一增速反映出大宗商品出口国持续但逐渐成熟的周期性复苏。
分地区看,2019年至2020年,仅东亚及太平洋、欧洲与中亚地区经济增速预期走弱。全球金融状况收紧则是最为普遍的下行风险。
世行表示,短期内,美国财政刺激措施对新兴市场经济活动的正面溢出效应料将被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加快所抵消,由此带来借款成本上升且EMDE资本流动放缓。
接近2020年末时,发达经济体增长预计放缓至潜在增速水平,这将限制EMDE进一步加速增长。
随着全球金融状况继续收紧,未来两年,EMDE各国投资,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国投资的周期性反弹预计将会放缓。
此外,大宗商品出口国正在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将逐步进入尾声,而财政整顿(特别是在产油国)仍将继续。
在世行看来,大宗商品出口国整体经济增速将在今年达到2013年以来最快的2.5%,并在此后两年随着产出缺口缩小和劳动力市场疲软逐渐减弱而稳定在3%左右。
到了2020年末,预计其中只有近半国家增速达到或超过危机前的长期平均水平。
由于能源价格走高,产能约束未来将更具约束力,价格压力加剧之下,大宗商品进口国政策将会收紧。
世行预测,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增速将在2018年减速至5.8%,并在2020年进一步下滑至5.7%,与其潜在增速大致相当。包括印度和墨西哥在内的几个大型经济体温和复苏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中国经济结构性放缓的影响。
世行指出,尽管EMDE各国经济活动预计将在短期内趋于稳定,但在过去十年内已经大幅下滑的潜在经济增速很可能在长期内进一步下降。这反映出早期投资疲软、生产率下降和人口结构日益反转等问题。
上述长期增长的基本拉动因素中所存在的趋势表明,EMDE潜在增速在2018至2027年期间或将平均下降0.5%。
尽管近来有所好转,但许多EMDE国家的投资增长仍旧低于长期平均水平,不足以抵消对潜在增速不利的因素。
此外,全球金融状况趋紧、借贷成本上升、资本流动放缓及政策不确定性挥之不去或将在未来几年内阻碍投资增长,并进一步限制潜在增速。
世行建议,EMDE国家政策制定者重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缓冲机制,并通过提高竞争力、对技术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贸易开放来提振潜在增长。
风险集中营
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十年复苏之中,经济活动仍落后于此前扩张期的表现,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放缓。
渐进式放缓与突发性放缓均存在一定可能性,但在世行的年中预测中,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滑入衰退的可能性仍然较低。
不过,世行也指出,全球经济每十年都会经历一次突然的减速或衰退。在这一现象出现之前,绝大多数国家都会超负荷运转。
世行预计到2018年末,超负荷运转的国家将占全球国家总数的50%,这一比例还将在2019年进一步上升。
世行还看到,2008年以来,许多国家应对经济同步放缓的能力已经减弱。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或将面临新的制约,其财政空间与EMDE各国一样都在恶化。
此外,尽管市场对长期增长的前景预期暂时较为稳定,但潜在增速、长期投资前景均已恶化。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在应对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或衰退的不利冲击时,全球经济很容易暴露出脆弱性。若金融压力与巨大的去杠杆压力一同随之而来,这很有可能进一步损害潜在增长。
具体展望来年经济前景,世行指出,主要下行风险包括:全球金融市场可能破坏性发展、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之际贸易保护主义或将升级。若一系列下行风险均成为现实,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增长超预期放缓,对政策缓冲不足、较为脆弱的国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在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也可能出乎意料地上行,为其贸易伙伴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
世行看到,金融状况突然收紧和相关融资压力增加的迹象已经在2018年有所露头,反映出市场对发达经济体政策预期不断变化、资产估值过高以及美元可能进一步升值之际,通胀风险或将重新得到评估。
若市场对发达经济体政策预期开始转变,有可能带来投资组合突然调整、全球利率增速快于预期或是汇率走势一片混乱;
融资条件收紧、企业信心走低和负面的财富效应所带来的资产估值调整将削弱经济增长前景;
若美元进一步升值,上述两大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或将在EMDE各国放大,资本流入逆转以及货币大幅贬值也可能增加其违约风险,并在具有外部脆弱性的经济体中引发对金融稳定性的担忧。
在未来几年内,对于面临大量融资需求的负债EMDE国家而言,如此发展或将产生特别严重的后果。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借贷成本可能突然上升。
就通胀而言,世行认为,下述因素可能导致通胀出现明显增长:
首先,失业率持续走低和劳动力市场动荡加剧可能增强工人的议价能力,从而导致薪资更快增长。但若生产力没有相应的增长,这一现象就很有可能导致未来预期的通胀走高。
其次,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近充分就业,财政刺激措施对经济的提振很有可能增加经济过热的风险。
提及风险,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与发达经济体相比,EMDE国家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更大,被高度保护的行业(如农业、食品制造业等)会受到最多负面影响。
其实,即使只要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发生重大改变,这一威胁叠加相应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全球金融市场、投资及经济活动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对EMDE各国投资的影响尤为巨大,特别是那些与美国有大量贸易和金融市场关联的国家。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若再次加剧,可能严重影响相关地区的增长和发展前景,甚至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阻碍。
乐观可能性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下行风险,但世行也认为,特别是在政策不确定性消失的情况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和EMDE国家仍有可能实现更持久的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若美国经济意外出现积极增长,其贸易伙伴经济活动将受到提振。主要经济体信心若持续高涨,也将进一步强化复苏的同步程度,让复苏持续时间更长。
随着时间推移,周期性复苏可能有助于扭转十年前金融危机对潜在产出增长造成的部分损害。若宏观经济与金融失衡的状况不再加剧,长期的强劲需求或将有助于提高劳动参与率、投资和生产力增长。
主要经济体生产力的提高将能够在不推高通胀的情况下实现额外增长,这就有助于维持有利的金融状况,并产生积极的跨境、跨行业间溢出效应。EMDE投资的复苏则将有助于抵消这些国家潜在增长面临的压力。 谢谢分享! 胡同西口 难以置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