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毫无顾忌“带码上岗”成中国软件开发界*瘤
美东时间7月7日,一架海航的飞机即将从美国圣何塞飞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中途中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张晓浪是这趟航班的旅客,但在过安检后却被FBI的探员拦截带走。张晓浪的身份是苹果公司的前雇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迈威尔半导体公司工作了四年,其专长包括架构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2015年12月,张加入苹果公司,参与苹果无人驾驶研发项目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是最早期的员工之一,负责设计和测试电路板用以分析传感器数据。
今年4月,张在休陪产假期间与家人回到中国,4月30日,在假期结束并重返工作岗位后,立刻向直接主管辞职,并交待自己将为中国的一家专注于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XMotors(小鹏汽车)工作。而后,他被苹果公司指控窃取了苹果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
匪夷所思的“大搬运”
从外媒披露的细节来看,张晓浪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他似乎完全忽视了苹果公司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行为上毫无顾忌。
从4月28日到4月30日离职前的三天里,张晓浪从数据库下载了40G的信息,其中60%存在“严重问题”,并将敏感内容通过AirDrop网络同步至其妻子的电脑中。诉讼文件提到,苹果技术安全团队查看了他在公司设备上的历史记录,发现他在离职前下载量大幅增加,包括机密文件的相关信息。
根据苹果公司在园区的摄像头记录,他还在4月28日晚上来到苹果园区,先后进入研发部的软件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下载了大量资料,最后还搬走了一大盒硬件工具,包括电路板和一台电脑服务器,他的苹果同事还向他展示了一个“专有芯片”。在这一天,张晓浪生成了581行用户活动记录。
因为张晓浪的所有内网活动、在苹果园区的出入以及从取走公司资产的行为都发生在他陪产假期间,这违背了苹果的政策。但张的解释是,他下载这些数据是因为他对平台有兴趣并且希望自己进行相关研究,不过这很难得到苹果方面的认同。
在他准备回国之前,张晓浪已经接受了FBI的问询,并且承认从苹果公司窃取文件。
苹果向来有严格的保密文化,而自动驾驶项目也很少被曝光。在苹果,大约有5000名苹果员工可以获取无人驾驶项目的数据,而张晓浪所获取的数据库仅有2700名“核心员工”有访问权限。
过去一年,极为重视信息安全的苹果公司抓获了29名泄密者,其中12人因情节严重被捕并被起诉。而根据美国法律,如果罪名成立,张晓浪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另加25万美元罚款。
“我们主要通过民法保护知识产权,美国主要是通过刑法保护。”上海浦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邢路对AI财经社表示,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在美国是重罪,与抢劫银行等同。
苹果就此事对媒体回应称:“苹果非常注重保密和保护知识产权。我们正就此事与当局合作,并会尽一切可能确保该名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士对其行为负责。”
AI财经社在Twitter上搜到疑似张晓浪的个人页面,个人信息描述与张晓浪符合。不过该页面目前处于被保护状态,已无法查看其此前发布的任何动态信息。
而因为张晓浪从苹果公司离职之后,已在今年5月初加入小鹏汽车位于硅谷的分公司。这也让小鹏汽车陷入争议。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新造车势力刚于今年1月完成22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已超过 50 亿元。目前,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拥有超过 600 人的全球研发团队。
小鹏汽车发布声明称,张晓浪在5月初入职当天签署了知识产权合规文件,没有记录显示他向小鹏汽车上报任何敏感和违规的情况。“我们于6月27日获悉美国当地相关部门对张晓浪的调查,并按照规定封存了张晓浪的电脑和办公用品。”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写道:“哎,我们也实在不知道什么信息,这是一个针对个人的调查,谢谢大家关注和理解。”
更恶劣的影响在事情之外发酵。自贸易战以来,美国多次指责中国在大量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尽管目前没有切确的证据表明,这件事情是张某个人所为,还是受到了利益方的指使,但已经有网友在社交网络上表达担忧,有网友称“添乱”,也有网友称这件事情会让华裔在美国科技公司更加难以生存,而晋升高管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从6月11日开始,特朗普政府也缩短了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对于在机器人、航空和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学习的中国研究生,签证有效期将被限制为一年,之前最长可以达到5年。有在美留学人员向AI财经社抱怨:“现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工签特许都砍了,就是因为这类事儿!”
不合规会翻车
知识产权窃取背后,或许是自动驾驶行业非理性的推进。
据AI财经社统计,截止去年底,国内公开可查的30家主要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里,声称在“2021年前”就能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L3、L4级)落地的公司超过7家。
这批有着激进时间表的公司大多创立刚刚一年多,但有的声称只需3年就能实现L4级自动驾驶卡车的商用化,有的声称2018年实现L4量产。截止去年底,有13家背景是中国的车企及科技公司拿到了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我一直认为技术的积累需要一定的过程,但现在大家又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 智行者创始人张德兆坦言,“自动驾驶主要是数据和算法,中国人在算法上的能力并不差,而数据方面因为人口密集,也不缺少数据的采集。”
但另一位行业人士向AI财经社展示了一张图表。如同衡量IT行业企业发展水平的“魔力四象限”一样,如同衡量计算机通信企业发展水平的“魔力四象限”一样,中汽创新创业中心也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制作了这样一个四象限。在“领导者象限”有谷歌的Waymo、通用、大众、戴姆斯勒-博世等企业,排在第二的“竞争者象限”有丰田、现代、百度—BAIC,第三的“挑战者象限”有苹果、Uber、特斯拉、本田。追随者象限并未列出企业,说明大部分企业还在追随中。
于是,在资本驱动,行业非理性地蹿升中,催生了怪象。高管挖角、工程师携带代码跳槽,信息窃取似乎成了捷径。
谷歌Waymo起诉Uber案是自动驾驶领域第一场法律大战。Waymo 一位工程师在离职时带走了大约1.4万份谷歌机密文件,包括他帮助开发的关键部件——激光雷达传感器设计图。而他随后创办的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 Otto被 Uber 收购,Waymo遂起诉Uber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中使用了至少一项属于Waymo的商业机密技术。
该案件历时一年多最后以和解告终:Uber向Waymo提供0.34%的股份,并保证不在自家车辆中使用任何Waymo的软件或硬件。
去年底,国内无人驾驶第一案也引发大量关注。百度起诉其前高管王劲及景驰科技。百度指控王劲没有遵守竞业限制义务,离职时甚至未向百度返还存有百度重要商业秘密的电脑、打印机等物品。最终,王劲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景驰科技,而景驰科技招安,加入了百度Apollo平台。
事实上,除了自动驾驶领域,在今年以来极度火热的AI芯片领域,挖墙脚、拿来主义也同样盛行。根据AI财经社了解,国内目前以AI芯片为核心的创业公司达到几十家,成立时间多为1年左右,融资轮次集中在A轮及更早。
某上市公司深度学习加速项目负责人张然在春节后跳槽的面试中,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别扭。“我面试过一些相关企业,无一例外地,他们都会委婉地提出一个问题——能否快速地将原公司或原来的研究成果复制出来。”张然进一步解释道,“换句话说,就是让你把原公司的技术‘拿’到新公司来。”
今天,人工智能企业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也在朋友圈中感叹:回国创业后,听闻国内工程师跳槽“带代码上岗”很常见,震撼和无语。
“大家都这样。”某知名创业公司CEO一语道出了行业的“潜规则”。“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很高。”另一位人工智能芯片从业者说道。
今天在自动驾驶、AI芯片上演的信息窃取闹剧和悲剧,10多年前也曾在当时的风口——通信行业上演。在2001年,华光传输研发的三位技术骨干创业,做光传输产品,三人在离职华为是拷贝带走了大量技术秘密,并随后被华为竞争对手UT斯达康收购。最后三人被判处两到三年有期徒刑。
在“拿来主义”背后,是企业在资本和贪欲驱动下争相出头,一味追求速度的急功近利。而无论是10多年前的诉讼案,还是最近一系列事件和挫折,都在向公司们敲响警钟:合规是企业竞争的应有之义。于个人要遵守职业操守,于企业要讲求合规。否则,弯道超车容易变成弯道翻车。
这种合规大体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企业要遵守法律规定及监管规定,包括遵守知识产权;
第二层是企业要履行与相关方,包括客户、合作伙伴、股东、监管方、企业员工达成的的自愿性承诺;
第三层是企业要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这些虽不是强制性的,但在社会活动中普遍为大众所认同。
特别是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企业竞争已经上升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合规竞争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规则。 值得参考.... 走投无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