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看病 医生不收红包 还免费给东西
中国人可能在养成一种习惯:有病一旦进入医院,就希望优先级尽量提前,”我要挂号、我要看医生“,但加拿大是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及分流的医疗体系,考虑到病患的各方面。虽然有些人觉得等待漫长,但我觉得加拿大医院很科学,判断病情很准确,不会浪费医疗资源。这次入住的是列治文医院,大家都知道是华人聚集区,连这家医院的工会头头也是一名上海移民。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加拿大的工会头头不是指派的,而是由这家单位的每一个员工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父亲住的病房有四张床,床与床之间可用布帘拉起。床头有小柜,可锁东西;床侧有电视屏幕,只要付费点播,就可以看电视节目。如果不想付费,在楼层里的病友休息室,也可时时收看电视节目,自然是英语或法语节目。
医院里可上网,可以用自己的手提电脑,但只有访客区有WiFi,其他时间上网,要用病友自己的数据流量。住医院可看书,这张照片上床头有群友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传记图书。病友休息室里还有供病友看的大屏幕电视。
更贴心的是进了加拿大医院,自己不要付什么钱:从牙膏、牙刷、内裤、袜子(防滑,不容许病人穿自己的袜子)、男子的剃须用品、一日三餐、水果、饮料,都会由医院提供。等于只要人进医院,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带,一分钱也不需要。护工也是医院提供的。不需要家属陪护。连上厕所、洗澡、擦身,天天换衣服都由医院负责。
强调的一点是在加拿大看病,无论是大手术还是生孩子,就诊、住院的所有费用皆由政府负担,包括伙食和护理等,民众不用担心没钱看不起病。我所遇到的所有医生护士也十分敬业,没有利用职权之便索要红包,态度和蔼可亲。带着一张MSP卡(健保卡),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富豪,都可以在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以及手术。
过往听过朋友的经历,说住院只有冰冰冷的西式餐。可能父亲此次入住的列治文医院是华人聚集区的关系,医院尽可能地供应热食。提早一周,让病友选择,每天花式均不同。想喝茶或咖啡,在床头打个铃,马上就送过来了。父亲看不懂英文菜单没事,护工知道是华裔,会提供热的食物。
这张病床两头布满了仪表盘,可自动摇起很方便。病人头顶上方的枝杆,可帮助病友作康复训练。在床头有用于输氧的管道、监视心跳及呼叫的各种器械,据说这张病床造价大约要7000加元。
各部门的位置用蓝、红、黄三色表示:黄区是造影检查、办理医疗手续;红区,笔者理解为门诊部门、处理紧急情况;蓝区是癌症、精神患者和*品依赖性治疗的地方。
大堂还有病人及家属资源中心,提供各种资料和信息。走近一看,有中侨的信息,不少中文资料。
整体来说这次父亲的住院经历还是很愉快的,完全没有任何冲突或者不适,父亲身体也在渐渐好起来。这次陪父亲看病的经历也让我换了个角度来看待加国的医疗系统。
看完了医院,接下来我们聊聊药
加拿大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住院看病时啥都免费---吃喝护理药物、住院费;但回家后吃药不免费。现在,有国会议员提出了要将全民医保扩大为全民药保。
一百多种药被列入清单
在经过了两年的调研和咨询后,一个由加拿大各党议员组成的众议院健康委员会近日提交了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众议院健康委员会建议加拿大实行涵盖全体国民、单一支付的药品保险,以便让所有加拿大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和能力使用基本处方药。
有一百多种药被列入基本药品清单,其中包括胰岛素,某些抗生素,口服避孕药和高血压药,占加拿大全国药店售出的处方药的约44%。
报告认为,把全民医保扩大到全民药保不仅能拯救更多的生命,而且能减少药费。
多伦多家庭医生珀索德在接受CBC采访时说,一些患者因经济原因无法遵医嘱服药。
据统计,每十个加拿大人中就有一个负担不起处方药,由于药价太高买不起而被迫停药。。有些人因此自行减少数量或不完成服药周期。
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CMAJ)的研究显示,加拿大的药品费用在全球位列第二,一些药品的价格甚至高出美国和欧洲国家30%之多。
据加拿大药剂师协会主席丹雅尔·拉扎(Danyaal Raza)博士介绍,大约有70万加拿大人为支付药品费用而不得不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两个方案
在这份报告中,委员会提出了两个有可行性的方案:
一个是实行全国性的、单一支付的公共处方药保险计划;
二是改革现有体系,缩小公共药品保险计划和私营药品保险计划之间的差别,以扩大保险范围。
委员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第一个方案,因为仅仅缩小差别不足以改善公众健康状况和减少药品开支。
这个委员会的主席由联邦自由党议员比尔.凯西(Bill Casey)担任。
他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说,
加拿大全国各地的药品保险计划,公共的,私营的,保老人的,保退伍军人的,林林总总加起来有大约八十个。
这些计划各有各的规定和涵盖范围,因此在加拿大一种药如果在不同的时间、被不同的人购买,价格也会不同。
凯西强调,我们的药品保险体系是一个大杂烩。结果是,加拿大人在药品上的支出在二十九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瑞士。
好帖,鉴定完毕! 喋喋不休 异想天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