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是否出现过热?巴菲特指标告诉你!
钜亨网【钜亨网编译许光吟 综合外电】
《CNBC》报导,美股 S&P 500 自 2009 年三月触底 666 点起涨之後,至本週一 (28 日) S&P 500 已来到 2201.72 点,涨幅高达惊人的 230%,毋庸置疑地,美股这段逾 7 年半的大牛市行情,确实是又长又强。美股 S&P 500 週线走势图 (2006 年至今)
虽然一些市场指标显示,目前美股的估值已经偏高,如 S&P 500 未来 12 个月本益比估为 17.3 倍,即远高于过去 10 年的平均水平 14.7 倍,显示美股确实是价格不斐。
但是亦有许多市场人士争论,在川普 (Donald Trump) 当选美国第 45 届总统之後,随後的「川普新政」将可望大力扩展美国的基础建设、刺激美国实体经济再扩张;再加上美国联準会 (Fed) 準备于十二月份再度重拾升息循环,川普也打算放宽对华尔街的监管法规,估计美股金融股将会接手成为下一波美股牛市的领头羊。
而与其他资产相比,主张美股多头的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全球资产恐怕没有比美股更稳健的投资标的,显示多头认为美股更优,空方则认为美股过于昂贵,投资人在面对这样的「牛熊激辩」,又该拟定出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
或许「巴菲特指标」,可以再给投资人作为另一参考例证。
注:巴菲特指标是巴菲特于 2001 年所提出。
巴菲特指标系采用美国股市总市值和国民生产毛额 (GNP) 的比值,作为衡量股市是否高估或是低估的衡量标準。
巴菲特认为,股市总市值与国民生产毛额 (GNP) 的比值如落在 75% 至 90%,是为合理区间,如超过 120%,则该国股市即已出现过热现象。
本文撰文者资产管理公司 Validea Capital Management 创办人 John Reese 表示,如果单纯以 GNP 作为分母,借以测算美股是否过热,这样的标準或许真的可能失真,难以让人信服。
巴菲特本人亦曾经承认,以 GNP 作为衡量基準,确实有其谬误,如公司的海外业绩,就可能对市值和 GNP 造成影响。
Validea Capital Management 创办人 John Reese 认为,用 GNP 作为分母确实难以让人信服,如采用 GDP 作为替代的衡量指标,将更能体现出一经济体的「体质」强健与否。
注:国民生产毛额 (GNP) 的定义为:一个经济体的全体人民,在一段期间内所生产之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市场总值。
国内生产毛额 (GDP) 的定义为:一个经济体内不论本国或是外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之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市场总值,而总收入将会等于总支出。
乍看之下,GNP 与 GDP 的差异并不太大,但事实上,2 项指标的内涵却是不尽相同,前者 GNP 的统计方式为「属人主义」,後者 GDP 的统计方式则是「属地主义」。
与 GNP 相比,一般认为 GDP 的统计方式,是较为实际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因为在一个经济体的「境内」,无论是本国或是外国投资,GDP 都会一同计算纳入,借此体现出一经济体之劳动力市场、投资环境、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组成等结构性变化。
John Reese 指出,并且对于一般人而言,GDP 数据比起 GNP 来说,其实更容易取得数据,同时 GDP 与 GNP 之间的差距,事实上并不是太大,只是本质涵义不尽相同。
如置顶图所示,John Reese 在以 GDP 替换 GNP 之後,目前美股巴菲特指标已高达了 124.9%,以该指标超过 120% 即为过热的定义标準来看,不可否认地,美股确实已经出现高估。
John Reese 警告,如果你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教条的信奉者,那么请记住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巴菲特指标严重过热,「那你就是在玩火」。
非同小可 值得参考.... 匪夷所思 自讨苦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