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底世界实景 Google首度潜入拍摄并上线
中国日报(综合报导)Google街景服务除了上山外,现在真的「下海」了!
相较于陆地上的街景,海底实景的拍摄过程与规画仰赖足够的海洋科学知识、潜水拍摄人员的专业度,以及天气、光线及水流的稳定性。
Google海底实景已首度在台湾上线,拍摄内容涵盖海洋生态多样性丰富且珊瑚礁状况良好的六个景点,包括绿岛的千年「大香菇」、潜水胜地「大白沙」、「三块石」、垦丁「红柴坑」与「后壁湖」、以及澎湖的「东吉屿」。 (由于Google海底实景中文化作业仍在建置阶段,目前仅限英译地名搜寻)
民众可一睹莫兰蒂台风巨浪倾颓前的绿岛大香菇原貌,欣赏台湾丰富的海洋生态、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此外,Google街景团队这次也拍摄了10个海岛街景,包括绿岛柴口浮潜区、石朗浮潜区、大白沙、帆船鼻草原、绿岛过山古道、绿岛过山步道、柚子湖、小长城共八个景点以及澎湖东吉屿和东吉村,让使用者同步欣赏水上、海下的自然美景。
拍摄任务由澳洲非营利组织The Ocean Agency执行,多年来将科技导入海洋守护计画,合作对象包括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等。该团队于今年五月来台,在中央研究院与澳洲昆士兰大学的协助下,以两周的时间完成拍摄作业。组织创办人Richard Vevers观察到,台湾的珊瑚和其他地区相比之下较为健康,还有些特殊品种。他曾在萨摩亚群岛看过类似的团块微孔珊瑚,但体积远远不及「绿岛大香菇」(Big Mushroom)。他也指出,在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海水暖化等因素下,多达 50%的珊瑚礁在过去 30 年间已逐渐消失,大堡礁白化情形也颇为严重。
建议拍摄地点的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修,从事潜水调查研究已近40年,潜遍台湾本岛及各离岛和十多个国家的珊瑚礁海域,长期关注台湾海洋生态环境的变迁。他表示澳洲政府投入大笔资源在海洋保育上,台湾却一直缺乏人力、经费和目标,甚至连珊瑚礁普查都未曾启动,仅能靠少数有志者零散调查。因此他特别强调各阶层的海洋教育、立法与执法,积极推动划设海洋保护区。
The Ocean Agency旗下的「卡特林海景调查计画纪录」(XL Catlin Seaview Survey)为现今全球珊瑚礁调查中涵盖范围最广的计画。透过特制的全景摄影系统 SVII,The Ocean Agency 和 Google 海底街景团队自2012年起于全球展开海底实景的拍摄计画。过去四年来走过全球 26 国、累积逾 60 万个海底环景影像以及 1,100 公里的珊瑚礁石。借由和众多科学机构、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合作,Richard Vevers希望这些影像能作为教育学习使用,让孩童更瞭解海洋保育;而99.9%的不会潜水的人,也有机会体验虚拟海底美景。
Google 海底实景计画累积了丰富的海底图资,成为重要的海底研究资料来源。多达 50 万笔成功定位的影像可支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例如自 2012 年 9 月起为澳洲大堡礁知名自然景观进行生态调查,此外更揭露了第三次全球珊瑚白化活动。
透过这次的台湾海底实景拍摄与内容上线,除了让全球网友能一窥台湾的海洋之美外,也希望能唤起民众对于海洋保育的关切与行动,更瞭解并珍惜海洋生态与资源。
目前在Google街景服务上线的海底实景景点已超过100个,在亚太区较知名的拍摄景点包括:澳洲大堡礁、马尔地夫、菲律宾、印尼峇里岛、夏威夷等地。
看看,学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