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机农场兴起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侨报【侨报网编译李怡9月22日报道】《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1日报道,20多岁的万丽(音,Wan Li)是生活在北京的一名职员。当她的电话铃声响起,她购买的番茄和菠菜已经送到了。这些蔬菜生长于翡翠湾农场(Emerald Bay Farm)。这座8英亩大的农场坐落于北京东北郊区,这里的作物不使用农药和杀虫剂,土地也没有被工业污染过。农场里浇的水来自于附近的顺义山区。
拿着一包新鲜蔬菜,万丽对于今天的晚餐很期待。“在这种的环境中你必须尽力而为。”她指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根据美国大使馆给出的空气质量测试数据,室外空气已达到“不健康”标准。“等到人们处于健康危机时他们才关心自己的身体,但那时就太晚了。”她说。虽然翡翠湾农场的蔬菜很贵,但像万丽这样的年轻人希望吃上高质量的食物,他们认为这钱花得值。
包括有机食品在内的健康食品市场在中国的兴起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中国过去30年飞速的经济发展使环境遭到了破坏。中国环境部门2014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的农田受到了污染。此外,食品安全丑闻也层出不穷。比如大米里重金属元素镉超标,给西瓜打生长激素,用瘦肉精喂猪等。这些事例使得中国人更加看重食品安全。
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72%的中国消费者担心他们吃的食品会危害健康。一家研究机构称,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在过去十年扩张了30倍。
“我认为整个产业和群体都在成长,” 来自北京有机农夫市集(BFM)的常天乐(Chang Tianle)说。BFM最初由一帮外籍艺术家创立。常天乐在明尼苏达州农业政策研究所工作时,曾去往中国帮助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家庭农场。在参加了BFM两次会议后,她看到了其中的潜力,那就是建立起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这有别于城市中的市场,在那里只有商贩而没有农户。常天乐因此加入BFM,负责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工作。目前BFM已经拥有19名雇员,每周会举办一次市集,拥有两家可供销售和举行消费者教育活动的社区中心。在微信上,BFM拥有3万名粉丝。另一方面,BFM与全中国多家有机农场保持合作关系。常天乐估算,仅北京地区就有超过100家,虽然有一些并没有得到有机认证。
认证问题对于有机食品市场来说是个麻烦,中国的监管机制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有机食品标准。但是消费者对其监管力度表示怀疑。而第三方认证也存在监管不均衡,交钱就给认证或者在检查前提前通知等问题。
认证上的混乱导致消费者更难辨别究竟什么是“有机”食品。30多岁的杨旭(音,Yang Xu)是一位生物气体顾问,他看到女朋友买来标有“有机”字样的蔬菜时感到很不高兴。“我认为不值。我不相信那是有机的。”他说。常天乐也担心,这么多食品都声称是“有机”,消费者便更难辨认。“我遇见一位女士说‘包在塑料纸里的,我就认为是有机的’。”
食品丑闻使得中国消费者变得小心翼翼。“许多人觉得有机食品贵,而且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家住成都的张晓纪(音,Zhang Xiaoji)说。张有一个8岁的女儿,从她出生起,张就决定要花大价钱追求高品质的食材。张加入了阳光地球农场(Sunshine Earth Farm)开展的项目。她亲自驱车造访这家农场,除了从这里购买蔬菜,她还在周末带着女儿一同前往参观。“如果我和这里的农民交流,了解这家农场,那么我就愿意为之花钱。”张说。
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的普及使消费者省去了去超市的路程,同时让农场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沟通更加便利。消费者只需要扫一扫农户的二维码,便能够远程下单购买蔬菜。
一位农户表示,70%到80%的销售都是通过微信和淘宝。有的则是完全依靠微信。
小型有机农场虽然更容易解决信任问题,但他们却面临盈利困难的困境。35岁的王敏(音,Wang Min)辞去了投资业的工作,在2012年开办了一个环境友好型农庄。他目睹了许多年轻农户因为高成本和低拓展性而失败的例子。
翡翠湾农场是由一名前政府工作人员在2009年创办的,目前还未达到收支平衡。常天乐也表示,BFM的农户们利润微薄。
据媒体报道,有机食品的价格是普通食品的3到5倍,甚至10倍。而即使是在中国最富有城市之一的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5年仅为7200美元。高盛投资公司估计,中国农民工一年能赚2000美元。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机食品仍然高不可攀。“很多东西都能杀死你:吸烟、喝酒,甚至你呼吸的空气,”杨旭说。“为什么还要在乎蔬菜呢?”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