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救市无效 北京决策者真正*注登场
央行"双降"难挡A股五连阴,沪指再跌1.2%。中国政府试图阻止股市泡沫破裂,引导人民币贬值,表明担心中国经济。中国的选项包括货币贬值、超低利率,甚至还有量化宽松,这些选项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动荡。综合媒体8月27日报道,A股26日尾盘再跳水,降准要等到9月6日才生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丝毫未放松对流动性的管理:在8月26日这一非公开市场操作日,央行动用非常规手段,投放1,400亿元。一些分析认为,在中国股市的带领下,全球股市确实已开始了调整。从6月顶点至8月25日,上证综指下跌了43%。不过中国股市较2014年初仍高出50%。10年内第二次中国股市泡沫内爆似乎仍未结束。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股市并不正常,甚至比大多数股市更像*场,每个玩家都希望找到一个“更大的傻瓜”,在最后一刻之前把价格过高的筹码传递到他们手上。这样的市场注定会暴涨暴跌。但这种变幻莫测的行情,应该反映不了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
然而,由于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中国股市行情有了更重要的含义。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当局决定押上巨大的资源、甚至是政治权威,试图阻止股市泡沫破裂(这一努力没有成功)。其他方面还有8月11日的人民币贬值。就本身而言,不算重大事件,迄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跌幅仅为2.8%。但人民币贬值有重要的含义。中国当局想要大幅降息的空间,如同8月25日降息那样,再次突出显示对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心。另一个可能的含义是,中国当局开始准备容忍资本外流。如果是这样,美国将会自食其果。华盛顿方面一直敦促中国放开资本项目管制。那么,美国或许不得不忍受破坏稳定的短期后果:人民币贬值。
问题在于,中国当局是否有能力、并且愿意实现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型为消费主导,同时维持总需求。如果能办到,中国经济还将保持6%至7%的增长率。否则,就可能发生经济和政治动荡。中国经济已然放缓,“新常态”的说法承认了这一现实。
这种对总需求不足的担忧由来已久。自从西方金融危机以来,就成了一个非常令人担心的问题,因为危机摧毁了对于中国出口的需求。正因如此,中国自己推动了一次信贷助长的投资繁荣。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的同时,投资占GDP的比例却在显著地(并令人担忧地)升高。长期来看,这两种状况的组合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这给中国当局留下了三个巨大的经济难题。第一个是清理过去金融过度行为的遗产,同时避免发生金融危机。第二个是重塑经济,使增长更依赖私人与公共部门的消费,减轻对超高水平投资的依赖。第三个是在实现以上所有目标的同时维持总需求的强劲增长。
近期动态表明,中国当局尚未找到解决这三个难题的办法。更糟糕的是,在过去七年里所尝试的权宜之计甚至已使困境变得更麻烦。或许“市场先生”(Mr Market)已预感到,中国的处境将是多么的艰难,而中国可能会采取的一些选项实际上会造成多么大的动荡。中国的选项包括货币贬值、超低利率,甚至还有量化宽松。如果真是如此,当前市场动荡或许并不显得愚蠢。全球储蓄过剩可能变得更严重。那会让所有人都受到影响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