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积10年扩大4倍,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冬季气温增加4度
近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持续快速扩张,美国有研究发现,北京面积10 年增4倍,冬季气温增加4摄氏度。近年来,中国出现了打造“大都市圈”的潮流,中心城市的版图不断向外扩张,把周边城镇纳入自己的辖区范围,在纳入的新区内修建城市的基础设施。
通过构建“大都市”,城市可以发挥中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新区的发展,同时也缓解中心区的人口压力。
但是最近有外国研究称,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城市温度会随之升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趣味科学(Live Science)8月10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数据对比发现,随着新道路的建成和新建筑的落成,北京市区在2000年约为3300平方米,到2009年扩张到近1万4000平方米,面积扩大了近4倍。
(深色区域为2000年北京市区面积。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该研究还评估了城市新发展对城市风向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报道称,研究人员发现在北京城新发展的区域除了居民带来的生活污染外,道路、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也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城市风速的减慢和空气不流通的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教授马克·雅各布(Mark Jacob)说:“北京的建筑物阻挡了空气流动和产生了阻力,减慢了风速”,“土壤被建筑物占据,会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挥发,而水分挥发会降低温度有助于冷却,所以当水分挥发减少时,温度上升”。
(深色区域为2009年北京市区面积。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报道称,当太阳照射时,房顶和道路变得很热,而且它们因为要比自然环境干燥,温度就会更加热。项目的研究人员说,2000年到2009年,风速每小时一共减少约2至7英里(3.3千米到11.3千米)。每小时的风速降低,导致城市中空气流通减慢,还增加了地表臭氧的浓度,提高形成臭氧(O?)污染的可能性。
《新京报》今年5月报道,北京5月连日高温,气温都达到35摄氏度,连续4天的时间臭氧替代长期占据北京的污染源之首的PM2.5。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的测量数据,全市臭氧浓度都在250微克/立方米。而在午后,市中心城区的臭氧浓度更是270微克/立方米,北部地区浓度达到300左右,空气质量差。
(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图片来源:路透社)
而在今年8月,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更是连续11天遭受臭氧的污染。 11天内空气中的臭氧指标都维持在120微克/立方米以上,总体空气质量状况被评等为“轻度污染”或是“中度污染”。按照有关空气质量标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在16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优,160微克/立方米至200微克/立方米为良好,超过200微克/立方米则造成污染。
此外,早前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称,美国的科学家对比研究发现,随着北京城市向周边的城镇扩张,北京冬季的温度比10年前增加了3到4摄氏度。
其实在2011年,就开始有中国学者注意到,城市扩容与旱涝的关系,其中人为的因素不可忽视。
学者认为,城市不断扩容和摩天大楼林立,改变了地区温差和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和高空快速气流与海洋地区形成明显的温差和气压差,造成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
比如,2011年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的大雨,人为的因素就是很大的原因。
值得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