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前孙里 发表于 2015-8-15 01:51:40

BBC:中英教育取向不同 英国孩子愿当木匠电工

BBC拍摄反映中国教师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教学,表现中英教学差异的纪录片《中国学校》再次掀起了中英教育话题讨论,这次英国和中国媒体都参加了对纪录片本身和中英教育话题的讨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12日报道称,中英教育话题比这部纪录片反映的内容要大得多。纪录片仅仅描述了英国一个中学的一个班听中国老师讲课的内容,并没有英国教师在中国学校课堂讲课的内容,也没有总体上对比两国学生的表现,比如在课堂外,社会上和家庭中的表现。纪录片没有反映的东西也很多。

  中国媒体也对英国播出的纪录片做出反应。中国网络报道称BBC制作的电视片在内容上有夸大和取舍。例如有报道说,在电视制作方的要求下,加入了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升旗等中国元素。但这可能更多说明了电视媒体的特点,即通过镜头剪辑作取舍达到强化重点的效果。






有报道说,在电视制作方的要求下,加入了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升旗等中国元素。
  报道称,电视媒体一方面比广播和纸面媒体更能传播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但另一方面也掩盖了同真实的距离。当然这并不是说BBC这部纪录片不真实,第一集纪录片突出了中国式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长时间反复练习的要求,也突出了英国学生课堂的自由散漫。尽管有突出和渲染,但基本事实应该不错。

  报道称,希望也能有人拍部英国教师在中国学校课堂讲课的纪录片,让大家对两国学校和学生对比有更全面的了解。但即使没有这样的电视片,人们也对中国一条龙的教育方式能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家长的关怀和压力下,从上小学,升初中,考高中,进大学,一连串埋头苦读。许多人又再接再厉地考研,考博,博士后......

  从小学开始,中国学生一天花在功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超过了一份全职工作。有得必有失,如此一来,中国学生就要牺牲正常的课外活动和正常生活。

  这种教育流水线的背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一个曾经在中国读过小学的英国学生讲过一个有趣的事情:中国小学生在讲述自己志向的时候,大多都会说要当科学家,还有要做宇航员的,但没有人像英国小学生那样说长大要做自己父亲做的职业,比如木匠、电工、水暖工……

  不同的志向和教育价值可能反映了社会价值的不同和社会运作的不同。英国学校初中后就把升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诸如电脑、会计、水暖工和其他技工等职业发展途径。在他们同龄人大学毕业面临就业的时候,职业培训的学生往往已经开始就业并取得了经济独立。往往在大学生还在求职或工作还学生贷款的时候,他们进入职业教育做建筑工人或汽车修理工的同龄人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的已经结婚生子。

  但讲究读书高人一等和要专业对口的观念又不利于让大学毕业生去填补蓝领工人的需求缺口,特别是眼下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成年子女向父母伸手或依赖父母已经成了新常态。有条件的中国家庭对子女“啃老”的容忍度要远远高出英国家庭

另眼人生 发表于 2015-8-22 19:21:36

顶......叹为观止.....

小茜 发表于 2016-12-4 03:01:37

非同小可

胡娟华 发表于 2018-9-12 10:22:07

异想天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BC:中英教育取向不同 英国孩子愿当木匠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