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已到临界点,撕破脸皮还是强装笑脸
对这一问题,著名“知华派”兰普顿的倾向于肯定。身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他认为“自从2010年左右开始,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美中关系的临界点正在接近。我们各自的恐惧比关系正常化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超越我们对双边关系寄予的希望。我们正在看到对以积极为主的美中关系的一些关键的根本性支持受到侵蚀。”这里的“临界点”是指什么?是外交冲突的可能性恐怕不大,最可能发生骤变的是双方心态微妙而显著的变化。
同样是这几天里,美国众议院高官邵建隆上演了一段小插曲,他指责习近平主政以来中国与美国国会接触减少,竟举例“自他就任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亚太事务小组主席以来,所有亚太地区国家的驻美使馆都和他联系要求进行会谈,唯有中国例外。”一个官员觉得自己受了冷遇就要不顾外交礼节,大声抱怨,而不是首先检点自己的工作有无改进余地。这在缺乏礼节的事情,在近年来的美国并不少见。他恐怕忘记了,2013年的习奥“庄园会晤”,也忽略了为人津津乐道的“瀛台夜话”。当巨头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也许该学习自己应如何安静自处。从他这番拿腔拿调的言论中,不难读出部分美国人俯视中国的“大国架子”——而这样的心态,是否可以为美国近日的气急败坏提供注脚?是否为克里的行动增添了麻烦?
不论如何,中美关系绵延至今几十年,无法简单地用“改善”或是“恶化”来描述。大国之间的真实关系,绝非这些杂音所能左右。就在昨日,克里明确向李克强总理表示,美中不是竞争关系,而应是共促发展。外长王毅在会见克里时也点到为止:“相信你这次是为合作而来,不是为吵架而来。”——在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全球战略相继铺开,美国是绷着脸兴师问罪,还是放下倨傲平等互信?答案将并不难猜
看看,学习学习
页:
[1]